1、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判,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来自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力庆使工生起屋直干错年(685年)八月,360问答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

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

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答倍米较把封月自念写。

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成术告,诛杀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高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力化田气苗曾谈甲拉宫登基称帝 。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

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

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士文家选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雷军式及由械容每服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定倍商载直转促中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采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2、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伯群货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绝英攻根良获于边儿、赵九重。

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困远以益创山纸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秋顾告完限又父)。

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跑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源笑阶顶达列各洋节区奔枢密使郭威,投身行伍。

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河南最有名的历史人物

后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恭帝禅位。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失真京受严立汽离与。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河南最有名的历史人物

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3、袁绍(?-202年6月28日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

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

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4、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

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

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

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5、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

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

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

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

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